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

一师阿拉尔市持续巡护林木——

生态滋养唤醒“沉睡”胡杨林

发布时间:24年07月18日 信息来源:兵团日报 编辑:兰君
【字体: 打印本页
作者:张贝 朱志升 梁晓杰

生态补水后的胡杨树发出新枝(资料图片)。梁晓杰 摄

十四团水产养殖区一隅(资料图片)。 朱志升 摄

白鹭在十四团天鹅湖湿地公园的芦苇间栖息 (资料图片)。朱志升 摄

“看,这是马鹿的粪便,应该有不止一头马鹿。”7月10日,沿着渠道,顾天鹰和同事向胡杨林深处行进。凭着丰富的护林经验,他发现了野生马鹿活动的踪迹。

今年56岁的顾天鹰是一师十四团的护林员,从事护林工作已有15年。

“前几天,我在渠道边上的胡杨林里巡护时,树林中突然跳起一只黄色的狐狸,瞬间就跑得无影无踪……”顾天鹰微笑着说,“这都是因为生态环境越来越好,胡杨树‘活’了,动物也越来越多。”

蜿蜒曲折的塔里木河静静流淌,在塔里木河中上游傲然挺立着数以万计的胡杨树,它们以耐旱、耐盐碱、抗风沙的顽强生命力,与流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倔强地抗争着。在一师十四团,3万多亩干枯的胡杨林,在十年如一日的生态滋养下,迎来了新生。

分区巡护

让干枯胡杨树坚强挺立

“看,这棵胡杨树部分干枯、老树皮还没脱落,在经过生态补水后,有的枝丫开始返青……”顾天鹰指着一座沙包上的一棵半秃的胡杨树兴奋地说,“我们坚持在胡杨林巡护,努力增强职工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为的就是更好保护这些野生胡杨树。”

上个世纪末,社会上掀起“胡杨热”。最初,有人将枯死的胡杨树干带回家,做成装饰物。后来,偷挖的行为更加猖獗,有人直接将粗大而古老的胡杨树整棵挖起,经过加工处理做成根雕、茶台出售。

“这种情况,我遇到过好几次。”以前,顾天鹰在巡护胡杨林过程中,就遇到了偷运胡杨树干、偷挖胡杨树根的现象,一些尚未完全枯死的胡杨遭受了致命劫难。

2013年冬天的一个夜晚,轮到顾天鹰值班看护胡杨林,他穿着棉大衣躲在一座沙包后面,看见一辆小型货车在公路边停下,车上下来4个人,每个人手里都拎着铁锹,径直朝干枯的胡杨树走去。

顾天鹰顿时感觉不对劲。看到4人停在一棵树皮还没脱落的干枯胡杨树前,准备从根部挖出这棵胡杨树时,他急忙大喊一声:“你们要干什么?挖野生胡杨树是犯法的!”4人看到有人看护胡杨林,快速驱车离开了。

为了保护胡杨树,一师阿拉尔市各团场加大巡护力度,在野生胡杨林区域进出口设置检查点,护林员们每天轮班,就像打游击战一样,蹲在沙窝子里监视周围的动静。

时至今日,十四团共有21万亩国家级重点公益林,有3万多亩干枯胡杨树,配置的21名护林员划分片区进行管护。顾天鹰是这支护林队的队长。

“光做好巡护工作也不行,补水的问题是大事。”顾天鹰说,由于地下水位下降,一部分活着的胡杨树常年处于缺水状态,亟待补充水分。

疏通水渠

让生态输水滋养干枯胡杨树

2019年,一师十四团的干枯胡杨林迎来了一个好消息——灌溉水源问题解决了!

当年年初,一师阿拉尔市向自治区提出关于塔里木灌区沙漠边缘野生胡杨林区补水的请示。6月,自治区水利厅与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联合下达实施胡杨林区生态输水通知。

听到这个大好消息,顾天鹰激动得一夜没睡着觉。他高兴地说:“天天盼着大渠里来水,希望这些胡杨树得到浇灌,自然生态就能逐渐恢复。”

随后,按照十四团的输水安排,顾天鹰和其他护林员每天轮流在闸口值班,向胡杨林边上的湿地放水,再通过湿地向胡杨林排水。但由于地势问题,有些地方积水较深,部分干枯的胡杨树还是得不到补水,护林员们就拿着铁锹踩着泥水疏通水流。

为了更好地给这片干枯的胡杨林补水,十四团安排专项资金,向荒漠深处挖了一条长8公里的渠道,护林员每天轮流指挥挖掘机开挖引水渠道。不时突袭的大风把沙子吹进了渠道,护林员便随时清理。水畅通地流进胡杨林,“沉睡”的胡杨树得到滋润,重获了生机。

据统计,2020年以来,一师阿拉尔市先后投入2250万元,新建塔南二干渠七支干渠生态输水渠道,在塔南二干渠建成22公里的护堤工程。2021年,塔南二干渠六支渠新建了3个生态输水口,由原来的5个增加到8个,为生态输水的安全性和多区域性奠定了基础。

一师十四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宋银涛介绍,塔南二干渠已运行40多年,主要向十一团、十二团、十三团、十四团输送农业灌溉用水。由于土壤盐碱化程度高,这些团场都需要通过放水排灌的方式,将土壤中的盐碱排走,而排出的水便成了“农业废水”。

“这些水只是盐碱含量比较高,并无工业污染成分,而胡杨树耐盐碱,不会对其造成危害。”宋银涛说,“从2019年开始,我们通过新建闸口,将‘农业废水’引到十四团地域的荒漠戈壁里,形成了一片偌大的湿地。”

经过近5年的补水,十四团增加了800多亩的水域,天鹅、白鹭等纷纷来这里繁衍生息。

持续补水

让干枯胡杨树焕发生机

“今年,我专门数了一下,有两三百棵胡杨树‘活’了!照这样的速度,以后‘活’过来的胡杨树会越来越多。”顾天鹰说着,嘴角挂着止不住的笑意。

一师阿拉尔市水利局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3年,一师阿拉尔市通过塔南二干渠,为塔里木灌区十一团、十二团、十三团和十四团4个单位的36万多亩国家级重点公益林争取生态输水量近3亿立方米。

经过塔里木河流域生态补水,十四团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马鹿、野兔、狐狸、野鸡及水鸟等野生动物数目明显增加。

同时,为充分利用上千亩盐碱水湿地,实现盐碱水变废为宝,十四团坚持“以渔治碱、文旅结合”,探索“弃水—养殖—治沙灌溉”新模式,探索沙漠边缘的水产养殖之路。

正值阳光明媚的夏天,此时的十四团天鹅湖湿地公园内,湖水荡漾鱼儿乐游。伴随着一颗颗鱼饲料如雨滴般落入水中,水面顿时晃动起来,罗非鱼、加州鲈鱼、鲫鱼等争相聚拢过来抢食。

“目前团场水产养殖初见成效,今年我们投放了加州鲈鱼、石斑鱼等效益可观的海鱼苗种。”宋银涛介绍,如今,养殖的水也成为胡杨林水源的一部分。

十年来,一师阿拉尔市深入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如椽大笔写就了生态文明的阿拉尔答卷,而那些复苏的大漠胡杨树就是答卷的见证者。

网站地图